评论 专家:印度打不起 巴基斯坦不想打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23 点击次数:168
专家关于"印度打不起巴基斯坦不想打"的评论,主要基于近期印巴军事冲突的突然停火事件展开分析,揭示了双方迅速从对抗转向和解的深层原因。以下是详细解读:
军事与经济层面的现实考量印度虽在军力规模上占优(现役兵力145万对65万,军费840亿对123亿美元),但巴基斯坦在实战中展现出超预期的防御能力,击落5架印军战机并摧毁指挥部,迫使印度重新评估冲突成本。
对印度而言,莫迪政府正推动"制造业振兴"战略,若陷入长期战争将吓退外资,与其经济目标背道而驰;巴基斯坦则因经济危机(外债占GDP90%)无力承担持久战消耗,选择"有限报复"后及时收手。
历史积怨与国际斡旋的双重影响克什米尔问题作为1947年分治遗留的"活火山",导致冲突周期性爆发。此次导火索是4月22日帕哈尔加姆恐袭事件,印度未充分举证即归咎巴基斯坦,反映双方互信缺失。
中国、美国等大国迅速介入调停,中方明确呼吁和平对话,美方虽表面劝和但通过军售间接刺激局势,国际压力加速了停火进程。地缘战略与核威慑的制约作用巴基斯坦的核威慑(130枚核弹)形成战略平衡,使冲突被限制在"戴着镣铐的舞蹈"范围内。对中国而言,巴基斯坦是打破马六甲困局的关键(中巴经济走廊投资超300亿美元),若巴战败将威胁中国能源安全与西南边境稳定,这种地缘利益也间接影响冲突走向。
专家共识认为,此次停火仅是"临时休战",克什米尔主权争议未解,未来冲突风险仍存。但短期内,印度需聚焦经济发展,巴基斯坦需应对内部危机,这种相互制约的脆弱平衡使得全面战争成为双方都竭力避免的选项。
相关资讯
